医院介绍

【医院概况医院始建于1950年,2015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11月晋升三级甲等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总占地面积283.38亩,总建筑面积12.756万㎡,编制病床1200张,设临床医技科室50个。主要服务怀化、湘西、张家界地区及湘黔桂边区人民群众。

人才队伍建设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34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193人,高级职称258人,硕博士学历20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湖南省“121”人才1人,湖南省“225”人才1人,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医学学科青年骨干”人才1人,怀化市“五溪人才”1人,柔性引进博士5人。

学科建设医院创伤中心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呼吸与危重医学科、骨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拥有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临床护理等1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建设专科和23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建设专科;是12个市级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15个市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学组挂靠单位。

医疗救治能力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联系单位、中国创伤救治联盟高级创伤中心、国家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湖南省慢阻肺同质化培训基地、湖南省个体化给药咨询怀化分中心、湖南省第一批重症医学专项技术培训基地、湖南省第二批重症医学专科能力培训基地、湖南省创伤中心、湖南省胸痛中心、湖南省卒中联盟、怀化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单位、怀化市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协作体牵头单位。于1989年成功开展了湖南省首例断肢(指)再植和足趾移植手指再造手术,1992年在全省率先推广腹腔镜手术,腔镜微创手术占比位居全省前列。是湖南省继湘雅医院后第二家通过国家认证的医院VTE防治达标单位,是湖南省5个移动救援救治中心之一、湖南省3个空中救援中心之一。配置了专业的“移动重症监护与救护车”,拥有直升机转运平台并开展湖南省首例ECMO辅助下空中转运业务。拥有大湘西地区首台双向血管造影系统(DSAArtis Q biplane。作为湖南省健康扶贫慢性阻塞性肺病分级诊疗同质化培训的唯一基地,依托“慢阻肺早期筛查、防治及呼吸健康管理的物联网技术研究与推广”这一国家重大专项实施,2019年获“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项目突出贡献奖。

教育教学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内科专业基地,目前共有住培学员85人。医院秉承学校“培养有温度的基层健康守护者”办学宗旨,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着力推动医教研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人才。医院设临床教研室22个,有高校注册教师200人,其中参与临床医学专业理论教学师资110人,床旁见习带教师资129人,实习带教师资218人。自2018年9月开始,承担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实习教学任务,近五年共完成学校临床医学专业750人见习、536人实习教学任务。2024年起,按照学校安排承接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教学管理任务,目前管理学生共计473名。2025年3月独立设置教务部、学工部、住培管理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教学管理职能。

科研创新医院是国家Ⅰ期药物临床试验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湖南省基层数字医防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医药真实世界临床实践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呼吸与危重症疾病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湖南省多发重症创伤救治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湖南省心肌损伤应急处置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湖南省脊柱脊髓损伤与修复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怀化市急性肺损伤预防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脊柱脊髓疾病怀化市重点实验室、怀化市专家工作站、怀化市疝修补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怀化市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重症护理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怀化市肝胆胰疾病微创治疗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怀化市高血压防治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

荣誉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院获评“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人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91人获评其他各级“抗疫先进个人”。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称号。

发展定位医院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提升服务百姓群众健康的能力和水平。医院是省人民政府发文(湘政办发〔2020〕42号文件)批准的大湘西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依托医院,按照怀化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五省边区区域医疗中心决策部署和学校差异化发展战略,医院加速推进“辐射湘西北片区及三省周边的‘区域创伤中心’、‘器官移植中心’和‘医防融合中心’”建设,努力朝着建设“武陵山片区高水平有特色医学中心”总体目标奋斗!(2025年1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