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防治在湖一】 守好“生命关口” 护航“畅快呼吸”

2023-01-13 16:47宣传统战部


17床呼叫,23床呼叫,35床呼叫……”2023年1月11日上午9时,走进湖医附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在此起彼伏的病床呼叫铃声中,医护工作者正在匆匆地写病历、查房、沟通病情、配药、为患者进行床旁治疗……他们步履不停,行动迅速。

随着抗疫重心从“防”到“治”的转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毫无悬念地成为新冠救治的“风暴”中心,所有医护人员面临的是抗疫三年来最艰难的一战,而从医二十余年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周康仕无疑站在风暴中心,他能做的,唯有破浪前行。

细微显真情,在奉献中勇挑重担

“奶奶,你好点没有,来,我帮你检查一下”“有睡不着的情况是正常的,和病情的影响有关,也跟治疗有关,慢慢就会好起来”……上午9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周康仕走进一病区,他走到几位病情较重的患者床前,细致的进行着治疗。9点半,查房后,周康仕匆匆赶回呼吸一科医生办公室,协调沟通病床调度。一摞科室资料递过来,他仔细查看并签字。10点,还有两个会诊等着,1个小时内他接了五六个电话,工作间隙,周康仕急匆匆地跑去上了个厕所,又赶紧回到办公室继续协调工作。

加上周康仕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一共有7个医生,6个在病房,1个看门诊。12月30日,刚过早上9:00,呼吸内科门诊号已全部挂完,来院就诊的大部分患者尤其是呼吸症状较重的,期盼能够当天得到诊疗救治。当时呼吸内科门诊堆满了患者,仅杨春兰医生一人看诊,周康仕主任知晓后,立即联系门诊部,新开设一个诊室亲自坐诊,一直忙碌到下午6点半,终于把当天70余名患者看完。结束一天忙绿工作回到家中的他,也没有停下来休息一下,连续3个小时都在不断回信息、接电话。“要协调病床,保证病重患者能尽快住进来,要统筹整个救治工作,确保忙中不出错,保证救治质量。”

平凡塑仁心,在坚守中诠释责任

目前,湖医附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两个病区一共收治住院病人120余名,全部床位收满,重症比例超过60%,工作量较之前翻了3-4倍。

“家人打电话给我让我注意休息,我说病人都很急,大家都很急,我们没有办法休息。”周康仕最担心还是科室这些战友们的身体。“每天早上我都会查一次到,如果有人没有按时到岗,就会马上打电话过去,我真的很担心他们的身体,怕他们挺不住。”好在科室的同事都很给力,虽然每天仍然需要长时间、近距离、高强度面对新冠患者,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始终没有退缩,全力保证着医疗救治的正常运转。

呼吸是人体四大生命体征之一,生命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当疾病来袭时,呼吸便是延续生命的关键,是生命的重要关口。正因如此,我们不能停下,必须全力做好患者的救治。”周康仕表示到。

勇毅助前行,在守望中满怀希望

当看到患者在救治下病情好转并出院的时候,周康仕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同仁们便会觉得心满意足。在一病区危重病人最高时达50余人,绝大部分病人都需要接受呼吸支持治疗。可喜的是,大部分患者通过相应的治疗,病情都顺利好转。

今年68岁的李爷爷(化姓)于1月8日顺利拔管,身体已完全好转,继续恢复便可达到出院标准。可他在12月29日刚入院时,却是一例“白肺”新冠重型患者,出现了呼吸衰竭。由于他药物治疗不敏感、依从性差,1月3日,他的病情更是陷入更危险的境地,呼吸频率增快,全身紫绀,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最低降到60多,转向危重症。1月3日上午11点,在得到家属的同意后,在周康仕的带领下科室医生紧急为李爷爷插管,也正是这个举动成功救了他一命。“插管后,通过呼吸机供氧、俯卧位通气治疗等,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逐步改善,1月7日复查CT时显示绝大部分‘白肺’已经逆转,病灶吸收了很多,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周康仕说。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新冠救治的关键时期,湖医附一全体干部职工,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以仁爱之心,倾听患者疾苦、治愈患者病痛、帮力患者康复,用“博爱、诚信、严谨、创新”的“湖医附一”精神,撑起了患者的重托与信任,用“大医精诚”,和责任担当,全力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断点亮着万家灯火的幸福之光。(蒋涛谦、周睿、顾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