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急性心梗患者多次室颤命悬一线,湖医附一胸痛中心救治团队力挽狂澜

2025-08-08 17:04宣传统战部

   近日,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抢救在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惊心动魄地上演。患者周某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期间连续出现心室颤动(室颤),命悬一线。危急时刻,胸痛中心救治团队火速集结,凭借精湛医术与默契配合,成功打通闭塞血管,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顺利康复出院后,周先生及家人专程送来锦旗,红彤彤的锦旗上“术静回绝脉,德厚筑新生”十个金字,道不尽对医护团队的感激之情。

室颤风暴中的生命奇迹

“当时患者胸痛剧烈,很快出现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显示室颤波形,就像看着一颗心脏在‘触电’。”参与抢救的医师回忆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反复室颤,死亡率极高。急诊科急救团队立即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并先后进行3次电除颤,俞家贤主任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在患者血压极不稳定的情况下,心血管急诊介入团队完成急诊冠脉介入手术(PCI)。

手术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全神贯注、有条不紊地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大右冠近端以远完全闭塞,这正是本次病变所在。团队当即决定开通闭塞血管。很快,导丝通过病变到达远端,血流慢慢的恢复!“有血流了!”全体介入室成员悬着的心终于落下。随后,团队顺利在病变处植入一枚支架,仅用30分钟便开通了完全闭塞的前降支血管。术后,团队又针对患者心功能受损情况制定“心脏康复四步疗法”,帮助其重获健康。

健康科普:心梗防治的“三早”法则

借此次案例,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黄友良向公众强调心梗防治要点:

1.早识别:胸痛持续15分钟以上,伴冷汗、濒死感,要高度警惕;糖尿病患者可能表现为气促、牙痛等不典型症状。

2.早呼救:立即拨打120,避免自驾就医,救护车可进行院前急救并提前激活导管室。

3.早干预:“门球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国际标准为90分钟,我院通过多学科协作已压缩至60分钟以内。

黄友良还特别提醒:“近期收治的40岁以下心梗患者占比达15%,中青年也要定期检测血压、血脂,避免长期熬夜、过量吸烟等危险因素。”

锦旗里的双向奔赴

“手术时虽然意识模糊,但我记得手术医生一直握着我的手说‘放心,我们一起努力’。”周先生坦言。对此,俞家贤主任表示:“患者的信任是医者最大的动力。无论多忙,只要穿上白大褂,就必须对每一条生命负责,作为一名医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每一位心血管病患者服务,让每一位病患顺利康复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在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的走廊里,挂满锦旗的“生命墙”默默记录着无数个这样的故事。他们中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仁术,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以对医学技术不断追求、敢于创新,筑起坚固的生命防线。


作者:周小红

责编:曾欢欢

一审:俞家贤

二审:张振华

三审:周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