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夏日安睡有方: 中医解忧失眠指南

2025-08-07 14:34国际中医治未病中心

夏日正隆,昼长夜短,很多失眠的朋友反应睡眠变差了。如何解决失眠问题、保证健康睡眠,中医科来为您解忧。


中医告诉你:睡不着有这5个原因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及睡眠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者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大致有以下几点病因:

情志失常:五志过极(喜怒哀乐忧恐惊)等情志过极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不寐。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致胃气失和,可致失眠。此外,浓茶、咖啡、酒之类饮料也是造成不寐的因素。

劳逸失调:亦致脾虚气弱,气血生化无源,不心神失养而失眠。

病后体虚:久病血虚,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亦可因年迈体虚,阴阳亏虚而致不寐。

人与自然:季节气候变化,环境过冷、过热,阳不入阴而致使失眠。

现代人很难根据四季变化来严格调整作息,但应该尽量规律睡眠时间,做到科学养生,就须从睡眠、饮食、运动、情志、起居做起,要符合自然“天人合一”的规律:睡前不宜过动、睡前不宜过视、睡前不宜过饱、睡前不宜过思。


天人合一  阴阳调和——中医失眠调养全方案

中医认为,调养失眠,应以调阴阳为核心,突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损有余补不足”,做到以下几点:

1.调节睡眠时间:建议晚间11:00前入睡,胆经气血旺时,此时入睡最为养血生血;晨间6-8时起床。春夏宜夜卧早起、秋季宜早卧早起、冬季则宜早卧晚起以避寒凉。

2.选择合适饮食:

心气不足:莲子、红枣、山药等。

胃强脾弱人群:山药、薏米、芡实等调理脾胃。

肾阴不足:桑椹、黑芝麻、黑豆等。

心火、肝火旺盛:莲子心、绿豆汤、苦瓜、丝瓜等。

肺气不宣:百合、雪梨等清肺之品。

3.特定穴位按摩:

安眠穴:在颈部后面,耳后高骨的外后缘。仰卧位或者坐位,按摩者用双手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安眠穴2分钟,再逆时针按揉2分钟,局部有酸胀感为佳。可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舒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内 关 穴:位于掌心面,手腕横纹上3横指,两根肌腱之间。用拇指顺时针按揉持续1~2分钟。调节自律神经,改善胸闷、心悸,缓解疲劳,帮助入眠。


三 阴 交:位于脚踝内侧往上约3寸的地方,可以找到脚踝的最高点,向上方比四指宽的长度,在最大的小腿骨(胫骨)内侧后缘处。以按、揉为主,以环形或上下运动的方式按摩3~5分钟,按揉时可稍微用力,有酸胀感即可。对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劳、月经不调等有调节作用。





涌 泉 穴:位于人体足底,脚板上三分之一分割点处。用拇指按揉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地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酸胀感或热感为适宜。约按揉3~5分钟。可补肾安神,固本培元。

4.耳 穴 压 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贴压于一下耳穴调理睡眠:神门、心、肾、肝、交感、皮质下等。



5.中医特色疗法:

头疗醒神:开窍宁神、疏通经络、减压助眠、平衡阴阳。

脐灸温养:培元固本、调和气血、温阳安脏、引火归元。

督灸扶阳:振奋阳气、驱寒通脉、调节神经、改善循环。

耳刮调枢:刺激反射、镇静安神、调节脏腑、恢复节律。

拔罐疏泄:祛除风邪、解郁除烦、松肌缓痛、促排毒素。

预约热线:0745-2231580

地址: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国际中医治未病中心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图文仅供参考,具体需咨询专业中医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