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诊疗护健康,言传身教传薪火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教授查房工作纪实

2025-09-05 18:01宣传统战部

      为进一步提升呼吸疾病诊疗水平,保障患者医疗安全,近日,我院发展战略高层次引进人才严首春博士深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带领医疗团队开展常态化教学查房工作。

   此次查房围绕呼吸系统疾病疑难病例诊治、临床思维培养及诊疗规范落实展开,不仅为患者制定了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也为青年医师搭建了高效的学习平台,彰显了我院在呼吸疾病诊疗领域的专业实力与教学传承精神。

   上午9时30分,科室管床医生将事先选取的各自医疗组疑难病例与危重症病例向严博士做了汇报。随后,由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规培医师及护士长组成的医护团队,在严博士带领下,先后前往多个病房进行查房和床旁教学。

   每到一间病房,严博士都先向患者及家属亲切问好,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过程、症状变化、用药反应及生活情况,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的诉求与担忧。

   针对一名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严博士详细查体后,仔细查看患者的胸部CT影像、肺功能检查报告及既往诊疗记录,结合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逐一分析病情疑点。“患者乳酸自入院起就处于较高水平,大家需详细了解乳酸的代谢途径,为患者找到根本原因”,围绕乳酸代谢障碍病因,大家进行发言及讨论,严博士一边向医护人员讲解,一边现场示范肺部听诊与叩诊,指导大家逐一上前听诊患者肺部阳性体征,并向青年医师强调:“患者是最好的老师,因他们罹患疾病,才让我们有了实践和学习的机会,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对他们更好一点,找到问题的主要矛盾,精准施策,促使其重获健康!”

   一位三系减少、前臂广泛青紫的耄耋老人引起了严博士的关注,因高龄、血小板极低(10×109/L)、经济条件制约等因素,诊疗难以推进,严博士通过视、触、叩、听等传统手段,精准定位老者右侧胸腔积液的问题,并语重心长劝导家人:老人家是非常坚强的,这样的体征应该是很痛苦的,但他没有表现出来,我们可以不用高、大、上的技术手段,您立即发动家人献血、补充血小板,完善骨髓穿刺,做最基本的病理检查,我们花最少的钱为他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尽快为老人减轻病痛。听到这,家属连声称道:“有您在,我们克服一切困难,治!”

   另一名患者是严博士一周前就已查过房的,因肺部占位性质待查,前后经历了支气管粘膜活检、淋巴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均未找到肿瘤组织,考虑患者同时伴有严重肺部感染,严博士经过综合分析,调整抗感染方案,并鼓舞其坚定信念,保证营养摄入,结合有效咳嗽、简易FLAT正压排痰器、高流量湿化氧疗等方法,维持气道廓清,目前患者感染指标已明显下降。从最初的抱怨到此次见面的主动问候,病房里回荡着难得的笑声。通过再次对其行支气管镜治疗,精准筛选典型增生物,钳取标本,最终病理确诊为中分化肺鳞癌,拟待其条件适宜时,进行抗肿瘤治疗。

   查房结束后,严博士分别给主管医生“开小灶”,从诊断的修正、用药的调整、出院后的随访......事无巨细,逐项指导。

   此次查房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优质的医疗服务,也为科室青年医师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在查房过程中,严博士通过现场教学、病例分析等方式,将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医师,帮助青年医师拓宽了临床思维,提高了诊疗水平。青年医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严博士为榜样,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拥有两位博士高端人才,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通过常态化开展教授查房、病例讨论、学术讲座等活动,不断提升科室的诊疗水平和教学质量。未来,科室将“强强联合”,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引进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理念,为广大患者的呼吸健康保驾护航,为推动我国呼吸疾病诊疗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刘雨薇

责编:曾欢欢

一审:沈震宇

二审:张振华

三审:周   睿